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星空中的第五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68.我又被带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同样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宇宙。这次旅行经历了持续将近12小时不间断的状态变化。陪同我的是许多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我一路上便与他们交谈。我时而斜向上走,时而斜向下走,但始终朝右;在来世,右朝向南方。我只在两个地方看见灵人,在一个地方与他们交谈过。我在路上或旅程中能领略到主的天堂何等浩瀚,这天堂是为了天使和灵人。无人居住的地区也使我断定,它如此浩瀚,以致即便有成千上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和我们地球上一样多的人,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到永远,并且这空间永远填不满。我通过将它与围绕我们地球并专为它设计的天堂的面积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结论;相比之下,这个天堂的面积如此之小,以致它还不到无人居住的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4289.“天黎明了,容我去吧”表示在雅各的后代进入迦南地的代表之前,纯正的代表角色将离开他们。这从内在历史意义上的思路清楚看出来,这层意义论述的是雅各的后代。就教会的事物而言,他们的状态在圣言中也被描述为晚上、黑夜、早晨或黎明,当他们进入迦南地时,就被描述为黎明,因而进入那地的教会代表。其中的情形是这样:在他们彻底荒废,也就是对内在事物一无所知之前,教会的代表无法在他们当中建立。他们若对内在事物有所了解,就有可能对它们拥有一种情感,从而亵渎它们。因为能亵渎神圣事物,也就是内在真理与良善的,是那些知道并承认它们的人,尤其是那些对它们拥有一种情感的人,而不是那些不承认它们的人。可参看前面关于亵渎的阐述和说明,即:能亵渎神圣事物的,是那些知道并承认它们的人,而不是那些不知道并承认它们的人(593, 1008, 1010, 1059, 3398, 3898节);教会之内的人能亵渎神圣事物,教会之外的人则不能(2051节);因此,凡不能长久持守在良善与真理中的人都尽可能远离对它们的承认和信仰(3398, 3402节);他们被保守在无知当中,是为了防止他们亵渎(301-303节);亵渎圣物会有什么样的危险(571, 582节);敬拜变得外在,是为了防止内在之物遭到亵渎(1327, 1328节);因此,内在真理没有透露给犹太人(3398节)。
所以,主规定,纯正的教会代表,也就是教会的任何内在代表,在雅各的后代进入迦南地的代表之前,要远离他们,好让他们对于主的事一无所知。诚然,他们知道弥赛亚要降世,可他们以为祂降世是为了把他们提升到胜过全世界所有民族的荣耀和优越中,而不是永远拯救他们的灵魂。他们也不知道有关天国、死后生命,甚至仁与信的任何事。为了让他们变得如此无知,他们在埃及被关了好几个世纪;当从那里被召唤出来时,他们甚至不知道耶和华这个名(出埃及记3:12-14)。而且,他们已经失去了代表教会的一切敬拜,以致十诫从西乃山当着他们的面颁布之后,他们不到一个月就回到埃及敬拜,也就是对金牛犊的崇拜(出埃及记32章)。
由于从埃及被带出来的这个民族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他们都死在了旷野。事实上,对他们的要求只是在外在形式上持守典章和律例,因为在外在形式上持守这些就是在扮演教会代表的角色。然而,那些在埃及长大的人无法适应这一角色,但他们的孩子却能,尽管有困难,一开始要利用神迹,后来利用恐惧和被掳,这从约书亚记和士师记明显看出来。由此明显可知,所有纯正或内在的教会代表在他们进入迦南地,也就是教会的外在代表以完全的形式在他们中间开始所在的地方之前,都要远离他们。迦南地是教会的代表能被引入所在的实际之地,因为这地的所有地方和所有边界自古以来就是代表(参看3686节)。
2715.这里有两个奥秘:第一,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第二,这种模糊被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光照。关于第一个奥秘,即: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这个奥秘从前面(2708节)关于对比属天人和属灵人的状态的论述明显看出来。这两种状态的对比使得这种模糊变得显而易见。对属天人来说,良善本身被植入其心智的意愿部分,光从那里进入理解力部分。但对属灵人来说,整个意愿部分都被毁灭了,以致他们根本没有来自意愿的良善;因此,主才将良善植入他们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参看863, 875, 895, 927, 928, 1023, 1043, 1044, 2124, 2256节)。拥有生命的,主要是人心智的意愿部分,理解力部分则从意愿获得生命。因此,既然对属灵人来说,意愿部分已经被如此毁灭,以至于无非是邪恶,而邪恶持续不断地从意愿部分流入理解力部分,也就是流入思维,那么很明显,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那里的良善是模糊的。
这就是为何属灵人不像属天人那样爱主,因而没有作为一切敬拜中的基本要素和良善从主流入的渠道的那种谦卑,因为一颗傲慢的心永远不能从主获得良善,唯有一颗谦卑的心才能。属灵人也不像属天人那样爱他们的邻舍,因为对自己和世界的爱不断从他们心智的意愿部分流入,模糊了那爱的良善。凡对此进行反思的人都能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到这一点:他在帮助别人时,为的是世俗的目的;因此,他可能不是有意识地这么做,却仍在思想回报,要么从他所帮助的人那里得到回报,要么在来世从主那里得到回报;他的良善就这样被邀功的思想,或欠他东西的感觉玷污了。还有一个事实能证明这一点,即:每当行了什么善事时,他若能叫人知道,从而把自己置于他人之上,就处于其生命的快乐了。但属天人爱邻胜己,从不思想回报,也不以任何方式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
此外,与属灵人同住的良善因说服性的信仰而变得模糊;这些说服性的信仰是各种假设或原则的产物,而各种假设或原则同样来源于对自己和世界的爱。至于他们在信的问题上的说服性信仰是何性质,可参看前文(2682, 2689e节)。这也是来自其心智意愿部分的邪恶的流注的产物。
与属天人的良善相比,属灵人的良善是模糊的,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他不像属天人那样从任何感知来认识真理,而是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以及他生来所进入的教义来认识真理。当他添加了他自己和自己想法的某种东西时,感官及其错觉并理性及其表象,或说感官印象和逻辑能力通常占上风,使他几乎不能像属天人那样承认任何纯粹的真理。尽管如此,主仍将良善植入那些看似真理的事物,即便这些真理是纯粹的错觉或真理的表象。不过,这良善会因这类真理而变得模糊,因为良善从与它结合的真理中获得自己的具体性质。这就像阳光照到物体上。接受光的物体的性质使这光在那里看上去有某种颜色。如果接受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方式是适宜和相对应的,那么颜色就是美丽的;但如果接受形式的性质和接受的方式是不适宜,因而是不相对应的,那么颜色就是丑陋的。良善本身以同样的方式从与它结合的真理中获得一种具体性质。
这个奥秘还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属灵人不知道邪恶是什么。他几乎不相信除了违反十诫的行为外还有其它邪恶存在,也没有意识到情感和思维的无数邪恶,又不反思它们,或称其为邪恶。凡恶欲和放纵带给他的快乐,他都视之为良善,而不是别的。他实际上追求并赞成爱自己的快乐,还为之辩解;殊不知,这些快乐影响、塑造他的灵,他在来世会完全变成这个样子。
这一切反过来表明,属灵人不知道良善是信的本质,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本质上的爱和仁,即便整部圣言几乎只论述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的良善。至于被他视为本质的信,除非他通过大量生活经历确认了它,否则他所知道的,就是讨论它是不是真的。属天人从来不讨论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并感觉它是真的。这就是为何主在马太福音中说:
你们的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邪恶。(马太福音5:37)
因为属天人拥有真理本身,而属灵人却争论它的正确性,或说属天人就处于属灵人所争论的真理本身。属天人因拥有真理本身,所以能从这真理看见属于它的无数事物,因而从光可以说看见整个天堂。但属灵人却争论真理的正确性,所以只要这样争论,他们就无法抵达属天人之光的最远边界,更不用说凭他们的光看见任何东西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